(作者:黄宗彦 广西艺术学院)
“艺科融合+协同育人”双循环机制强调“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与“学校+企业+科研院所”两种培养方式并行互动,以研究生教学成果激发本科教学活力,以行业前沿知识激活高校培养思路,促进设计教学资源的“双效循环”。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期间强调“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为广西面向未来的设计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引。
我国边疆民族地区传统的设计类教学和人才培养受制于客观物质条件水平,在理念和方法上长期以来形成了较为保守的内部资源循环体系,这样的模式在保存民族文化传统方面固然有其天然优势,但形成的闭环也无法与外部大环境形成良好互通。
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动画系实验教学中心
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动画系(以下简称广艺动画)贯彻学院精神,立足广西区域文化建设,基于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社会实际以及多元的文化体系与艺术审美,以数字媒介融合视觉艺术,将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产业实践等资源融入本科教学,积极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新路径。
民族地区设计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艺科融合+协同育人”双循环
广艺动画以跨学科专业亟需的实验教学信息化内容为指向,建设了省级动漫实验教学中心、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为艺术与科技相融合,发展高等艺术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广艺动画引进数字媒介、展陈互联等举措,逐步建立了基于“艺科融合+协同育人”双循环机制的民族地区数字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旨在培养数字创新设计人才的高校本科教学为中心,“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与“学校+企业+科研院所”两种培养方式并行互动,以研究生教学成果激发本科教学活力,以行业前沿知识激发高校培养思路,促进设计教学资源的“双效循环”。
“艺科融合+协同育人”双循环机制示意图
针对设计类本科生艺术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学术训练与设计创作实践相互脱节、科研实践“两张皮”等现实问题,广艺动画以民族文化为给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经校企双方认真研究,共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及项目规划。
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动画系部分学生作品
教学实践成果累累
近年来,广艺动画师生团队在各类社会服务实践中取得丰硕成果,并积累了丰富教学资源,如圆满完成了教育部2024年外宣品设计、2023年全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视觉形象和宣传动画设计、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与中国-东盟电影节等系列设计创新实践。
(作者系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动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编校:苑宝平
审读:郭丽、管文明
{{awardFileList[0].field1}} | {{awardFileList[0].field2}} | {{awardFileList[0].field3}} | {{awardFileList[0].field4}} | {{awardFileList[0].field5}} | {{awardFileList[0].field6}} | {{awardFileList[0].field7}} | {{awardFileList[0].field8}} | {{awardFileList[0].field9}} | {{awardFileList[0].field10}} |
---|---|---|---|---|---|---|---|---|---|
{{item.field1}} | {{item.field2}} | {{item.field3}} | {{item.field4}} | {{item.field5}} | {{item.field6}} | {{item.field7}} | {{item.field8}} | {{item.field9}} | {{item.field10}} |